杨修、丁仪和丁廙兄弟出言附和道:“子建公子说得是啊!”
“不知公子有何佳作,可否现场吟来,以助酒兴?”
“以子建公子才华,现场成诗也必为佳作,哈哈!”
三人一唱一和,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此时饮酒赏月作诗,可以说是宴饮的一套标准流程。
众人见曹植有作诗之意,又都知道他的才华,即便曹植无缘世子甚至太子之位,大家也都想听听他有什么好诗,于是也纷纷出言附和起来。
曹操也被吸引了过来,对于性格与自己十分相似的曹植,他心中还是颇为喜爱的,但这辈子曹植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注定要排在曹子桓后面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曹操对曹植文采的认可。
“子建,以明月为题,可有佳作?”
曹植见已经成功吸引到了曹操和在场众人的注意力,笑道:“父亲,孩儿确实有一首新作,可是否为佳作还需要父亲和在场诸位品鉴。”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示意曹植先将诗词吟诵一番。
一旁的曹子桓见状,露出一个无所谓的笑容。
“看来之前看过的诗词,今晚应该会用得上了……”
曹植走到人群中央,目光从曹子桓的脸上扫过,随后仰头看向夜空中那一轮明月。
片刻之后,他开口吟诵道: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曹植吟诵过后,只见在场众人一时间都陷入了沉默当中。
此诗当中,曹植将自己比作独居的妇人,将曹子桓比作远行的夫君,暗示兄弟两人已经明和暗离,但他这个做弟弟的,仍旧希望兄弟和睦。
大家都明白曹植在诗中所表达的意思,一时间竟然没有人出言称赞。
因为曹植在诗中暗示,他们兄弟两人之前的裂隙,都是由“远行”的曹子桓造成。
再有就是将曹子桓比作“路清尘”和将自己比作“浊水泥”,喻义两人差距过大,自己卑微如泥,不入曹子桓之眼。
“子建这首诗,确实上佳!”
最后还是曹操出言,为这首诗的优劣定下了基调。
他不希望曹植和曹子桓,出现兄弟阋墙之事,但这又无法避免,心中多少存了些对于曹植的愧疚之感。
杨修和丁廙、丁仪三人见曹操出言称赞,这才紧随其后,称赞曹植的诗文如何如何上佳。
其他人出于礼貌,也不时出言附和几句。
曹植此时脸上多了几分笑容,谢过曹操和那些称赞自己诗词的人后,看向了曹子桓。
“兄长才华远胜于我,今日若是能得兄长诗作,宴席才算圆满!”
曹植一上来就准备捧杀曹子桓,看似谦虚,实则笑里藏刀。
曹子桓闻言面色如常,来到曹植身旁的他甚至还带了几分笑意,上前拍了拍曹植的肩膀。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