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陈二海和周爱国刚起床。
薛宝来就到招待所来邀请两人一起去食堂吃早饭。
在食堂吃早饭时,肖途也找了过来,对陈二海说道:“二海,我们科长想见见你。”
“哦。”陈二海一想,就明白了过来,问道:“你把我的设计图,给你们科长看了?”
肖途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嗯,昨天吃完饭,我回去拿给科长看了看。”
“那行,我等会就在食堂等他?”
陈二海话音刚落,路志义就已经走了过来:“不用等,我已经来了。”
打量了一眼陈二海,路志义转头对薛宝来说道:“薛科长,我借小陈同志说会话啊。”
薛宝来和周爱国对了个眼神,笑着说道:“没事没事,你们自己去聊。”
于是三人端着早饭,找了个没人的桌子坐下。
路志义一直打量着陈二海没说话,陈二海也不管他,自顾自的填肚子。
他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本来就大。
今天早上先锋厂食堂的早饭又是面条,一会不吃该坨了。
路志义见状,干脆也先吃起饭来。
反正今天时间多的是,等会有机会慢慢聊。
三人把早饭吃完,路志义对肖途说道:“小陈同志他们不是要加工零件么?你去车间帮他弄吧。”
“好勒,那我就先走了。”
等肖途走了,路志义对陈二海问道:“小陈同志去我们科里坐会?”
“行啊。”陈二海答应下来,跟在路志义身后。
两人来到先锋厂的办公楼,看着眼前几栋规整的红砖小楼,陈二海好奇的问道:“先锋厂是三线厂?”
所谓三线厂,指的是三线建设迁移来的厂。
这是自60年代中苏交恶后,为了防止苏联的钢铁洪流,短时间内击垮我国东北工业基地,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工业迁移。
陈二海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这年头工厂大多都比较杂乱。
只有三线建设迁移来的工厂,因为建设前就做好了整体规划,这才会把各种配套设施考虑进去,看着井井有条。
路志义点了点头:“是,我们65年就搬迁过来了,这厂区建了三年,68年才投产。”
“一晃眼,这就过去十年了啊。”
路志义说到最后,语气中充满了感慨。
他们这批支援了三线建设的人,无一不是隐姓埋名背井离乡。
十年过去,除了乡音依旧,其他都已经被改变。
两人走进红砖小楼,路志义带着陈二海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屋内除了几个铁皮文件柜,就是一张压着玻璃板的办公桌,透过玻璃板,能看见下面垫着的报纸以及几张老照片。
两人来到办公桌旁坐下,路志义从口袋里摸出陈二海的设计图,将它们一一铺在桌子上。
“你的这个设计图我看了,设计的很好,好到甚至超过了目前国外最尖端的同类迫击炮。”
路志义开口夸赞了几句,然后又说道:“但是小陈,你知道我是搞技术的,搞技术要讲究实事求是。”
“所以,我还是想当面问问你,这设计图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
路志义说完,一双眼睛就看向了陈二海。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