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有了设计图不等于能生产(1/2)
两人再次坐下,见路志义视若珍宝的看着眼前的设计图。
陈二海问道:“路科长,你觉得这款迫击炮,现在能生产出来吗?”
作为一个军工人,陈二海很熟悉武器设计的流程。
和其他领域不同,武器设计需要考虑的地方很多,并不是一款武器设计指标好,就能够进行生产。
其中首先要考虑的,是部队对于此类的武器的具体需求。
到后世,这种需求更是会有各种硬指标。
只有达到这些硬指标的设计,才能进入下一轮筛选。
其次,是当时的生产工艺,是否能达到武器的设计要求。
若是不能,那这款武器就算是设计出来,最终也只能流产。
另外还需要考虑的生产成本、维修保养成本、使用后的实际故障率等等一大堆东西。
可以说,每一种能够被生产出来的武器,背后被淘汰的同类设计都是一大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那就是我国的五代隐身战斗机,是2011年进行的首飞。
那么国内第一次试图设计生产隐身战斗机是什么时候呢?
答案是80年代,早在86年国内就对于隐身战斗机召开了研讨会。
此后每隔数年,这种研讨会就会进行一次。
直到2011年,这才等到时机成熟,让国产五代机飞上了蓝天。
接近三十年时间里,军工人们不止一次的进行着各种攻关,挥洒了普通人看不见的无数汗水,这才收获成功。
所以尽管陈二海提前把设计图给拿出来了。
他也不知道这款迫击炮,是否真有可能提前问世。
面对这个问题,路志义也犹豫了起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