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里的噪声突然消失了。
“怎么回事?”雷书瑶紧张地问。
陈二海嘴角微微上扬:“他们的接收机过载了。现在……”他看了看手表,“至少八小时内,那片区域对他们来说就是电磁黑洞。”
凌晨四点,当第一缕阳光照在边境线上时,陈二海收到了侦察兵的报告:大苏方面紧急撤换了三个雷达站的执勤人员,并有电子战部队向边境移动的迹象。
“他们察觉了,”陈二海对赶来的李参谋长说,“但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他从公文包取出一张地图:“根据昨晚的信号特征分析,我们定位了他们三个主要雷达站的位置。”他指着地图上的红圈,“这里、这里和这里,都是电子防御的薄弱环节。”
李参谋长眼睛一亮,没想到陈二海这么快就得出了成果:“如果能持续干扰这些节点……”
“不止是干扰,”陈二海压低声音,“我已经设计了一种特殊的侦察装置,可以借助他们的雷达波束进行反向侦察。”他展开一张电路图,“需要军工部门紧急生产二十套。”
一周后,当陈二海在京都电子实验室测试第一批样机时,张卫国带来了前线的消息。
“大苏的装甲部队后撤了三十公里!”他兴奋地挥舞着电报,“侦察机拍到的照片显示,他们正在加固原有防线,而不是向前推进。”
陈二海却盯着示波器上某个异常的频率波动:“不对……他们在测试新的通讯频段。”他快速记下一组数字,“这是跳频通讯的特征,他们可能装备了新型战术指挥系统。”
“要报告总部吗?”张卫国紧张地问。
陈二海已经拿起保密电话:“接周参谋长……对,立即。另外,”他转向实验室的其他人员,“准备进行第二阶段的测试,我们要赶在他们新系统部署前找到破解方法。”
夜深了,实验室里只剩下陈二海和雷书瑶还在工作。示波器的荧光映在两人脸上,映照出同样凝重的表情。
“这个信号调制方式……”雷书瑶指着屏幕上的波形,“我在大苏的《无线电技术》期刊上见过类似的论述,但当时还只是理论……”
陈二海点点头:“他们提前实现了。如果所有战术单元都装备这种跳频电台,我们的电子侦察系统就成摆设了。”
他走到窗前,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一列军列正驶向东北方向。
“书瑶,帮我联系半导体研究所,”陈二海突然转身,“我们需要重新设计侦察接收机的核心部件。”
“现在?”雷书瑶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凌晨两点了。”
“越快越好。”陈二海已经拿起外套,“大苏人不会等我们准备好。”
三天后,一份标着“绝密”的文件被送到最高军事委员会。
文件中详细描述了一种新型电子侦察系统的设计方案,首页的署名是:陈二海、雷书瑶联合研制。
当委员们讨论这个项目的可行性时,陈二海已经登上了北去的列车。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