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来去(1/2)
陆秋山辞职是赶着去外企上任,所以年前办理了离职手续。但何咏杰如果要转到大学任教,该是第二年夏天的事,他为什么也在这时候递交辞职信?
孟千里百思不得其解。
周一上午他给所长周晓鸫打了电话,想要聊聊何咏杰的事。周晓鸫人就在办公室,孟千里便去跟他面谈。
“其实也不是立刻就要走。”周晓鸫说,“他的意思是明年四月离职。”
“为什么是四月?”
“钻机下钻5米的可行性研究,不是到四月结题嘛。”
孟千里想了想说:“何老师既然还挂念着这边的工作,为什么一定要走呢?”
周晓鸫把眉心的川字纹拧得更深了。他是个长相颇有威严的中年男人,脸方额阔,皱纹的纹路有点深,看得出五十出头了,但脸上没有老态。这会儿一皱眉,倒显出了真心的迷惑。
“我跟他谈过好多次了。他只说实验室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他的思维固化,还是三十年前那一套,再留下去要拖后腿。”
孟千里一听就知道是场面话。研究所是事业单位,这几年赶上国家的科研热潮,焕发了新颜是不假。但这里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不会像私企,没有利用价值了就一脚踢开。
早二十年间,经费不足,没那么多科研任务。便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惯例:年轻人进来多干事,做上十几二十年慢慢退到后面,让更年轻的人顶上来,五十一过,如果升不上领导岗位,也就按部就班地做点例行公事,一直到退休了事。
像何咏杰这样,做不了中流砥柱就要辞职,那所里一大半人都要没日子过。
更何况,“海牛一号”第一次海试失败后,守旧派卷土重来,想推倒自研路线,再次启用外国方案。那时何咏杰力排众议,坚持走新路,丝毫不见思想守旧之态。
他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但他就是不肯痛痛快快说出来。孟千里和周晓鸫相视苦笑,都无奈得很。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