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诸葛亮的起起落落落落落……(1/2)
汉元帝时期,有一人官拜司隶校尉,负责监察京畿地区及周边三辅之地的吏治,此人出身琅琊诸葛氏,名叫诸葛丰。
司隶校尉这个官职不稀奇,但诸葛丰此人,却是历史上少有的清直之臣。但凡官员行不法之事,他一律上疏弹劾,不管对方是何身份,有什么背景。
若要类比的话,诸葛丰就是满宠加田丰加包拯加海瑞的集合体,不仅正直,还嫉恶如仇,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
节操之高尚,令当世人敬佩。
当然,也令人敬而远之。
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但诸葛丰依旧不改初衷,一心只想匡扶汉室,却得罪了当时的权臣,最终只得黯然下野,归居乡里。
此后的两百多年里,琅琊诸葛氏再也无缘跻身帝国中枢。直到灵帝刘宏时期,族中贤才方才出仕州郡。
诸葛氏虽然出仕了,可结果却依旧不太好。
族中年长者名叫诸葛珪,曾出任泰山郡丞,在任时也算勤勤恳恳,忠心任事。只可惜好景不长,泰山太守张举起兵叛乱,自号天子。
作为他下属的诸葛珪虽然没受到牵连,却也明白自己自此仕途无望,不久忧愤而死。
而他的三个儿子,全都交给了在南方出任豫章太守的堂弟诸葛玄照顾。
也幸亏这三个儿子都跟着诸葛玄去了南方,才躲过了数年之后曹操屠徐州的事件,得以幸免于难。
额,忘了说一句,这三个儿子分别叫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
幼年丧母,童年丧父的亮仔还没来得及悲伤,就跟着叔父诸葛玄搬迁到了南方,本想着能过两天好日子吧,谁知道叔父诸葛玄马上又被牵扯进了袁术与刘表的争斗中,最终豫章太守的官职被免,人也忧愤而亡。
诸葛亮表示十分无奈,我还是个孩子,我只想要个长期饭票,我有什么错?
毁灭吧,赶紧的,累了!
诸葛亮年不满十五,就遭遇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落落落……倒也令人唏嘘。
但似乎诸葛家的基因,都是铁头娃的一面,从两百年的诸葛丰,到前些年的诸葛珪、诸葛玄,这些人都坚守秉承着自家的风骨,坚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甚至都不用别人来杀,自己就把自己气死了……
到了诸葛亮这一代也不例外,诸葛玄死后,诸葛亮直接拒绝了刘表的招揽,跑到了襄阳以西二十里,一个叫隆中的地方安家,以耕读为生,隐居山林。
这一隐居不要紧,诸葛亮发现这小日子似乎还可以,索性赶紧躺平,除了日常采买、耕地种田之外,连家门都不想出,过上了紧张刺激的宅男生活。
当然,要是家中没有那个烦人的二姐就更好了。
诸葛亮上面有两个姐姐,大姐前年嫁给了蒯氏蒯祺,也就是蒯良、蒯越的侄儿,二姐诸葛静如今还待字闺中,由诸葛亮奉养。
说是奉养,可诸葛亮实在太懒散了,以至于家中的大部分事情都是诸葛静在操持。
这也就罢了,近日家中生活用品消耗殆尽,诸葛静催促弟弟去采买,却被诸葛亮一再拖延。
于是乎……一向恬淡娇柔,岁月静好的诸葛静第一次发了雌威,揪着诸葛亮的耳朵把他拽出了家门。
天可怜见,千古智慧、忠义、气节的化身,咱们的诸葛大丞相,在自家姐姐的镇压下,果断选择了屈服。
可由于出来的太晚,快到天黑的时候,诸葛亮姐弟这才进了襄阳城。
牛车上,诸葛亮揉了揉自己的耳朵,表情中满是无奈。
“二姐,亮如今业已成丁,咱们打个商量,以后能不能……不要动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