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哥,能否把你手里的藕粉借我看看?”苏藕儿对着一位买好藕粉的男子说道。
那人犹犹豫豫地递了过来。
拿过筒装,筒身光洁,接口处用腊封了一圈。胖老板规定购买前不许拆开,拆开就视购买。
苏藕儿划掉腊,打开竹筒子,顿时间一股不同于藕粉的淀粉味传来。用手拈了些白色的粉末放进嘴里,苏藕儿立刻发现了不对劲。
苏藕儿道:“这是红薯粉,不是藕粉!”
红薯粉与藕粉的制作方法相差无几。
红薯刨成丝,加清水搓出它里面的淀粉,捞出来的红薯丝晒干还能和到米饭里当主食。红薯由纤维组成,而莲藕里面更多的是水分,制作藕粉的过程中水分流失,剩下的残渣也不多。
因此红薯粉造价低廉一些。
红薯粉普通米粮铺子就有卖,一斤红薯粉的价格不到二十文,他这一筒顶多装个半斤,成本十文钱左右。一筒卖五十文,整整番了四倍!
二者用开水化开都是透明的糊状液体,唯一的区别除了气味上有些区别之外,红薯粉泡出来的颜色会偏红一些,而且,加冷水进去红薯粉会形成非牛顿流体,藕粉加冷水容易结块。
苏藕儿这么一说,众人不禁开始怀疑藕粉的真实性来。
有些人还没付账索性把东西放回去了,有的直接打开自己手里的竹筒,看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有的直接从竹筒里倒出来些许“藕粉”用开水冲开。
用竹筒里面的“藕粉”泡出来的东西确实和胖老板摆出来给人试吃的不一样!
胖老板脸色极其难看。
“你……你没有证据,休要胡说!”
苏藕儿立刻露出一个笑容:“证据吗?我这就给你!”
说着,她随机拿出来一个竹筒,倒出一点儿粉末在碗里,加入适量热水,边搅和边拿给周围的顾客看:“各位请看,这是竹筒里倒出来的‘藕粉’,泡出来色泽比那试吃桶里的藕粉颜色相比偏红一点。质地也有所不同,大家一看便知。”
竹筒里的藕粉也有花瓣,苏藕儿尝了一下,又酸又涩,和她的花瓣不同。
她的花瓣经过处理再风干过,里面的苦味和涩味消去只剩下清香,而这里面的花瓣没有处理过,入口还是花瓣原有的苦涩味。
红薯粉带有一切薯类本身的气味,和藕粉不同。
既然胖老板要证据,那她就把证据摆出来让他们看个明白。
再看那桶里的藕粉,颜色清亮,口味清甜。
她猜想,大桶里泡的那一桶藕粉是从她那里买走的藕粉,冲好以后给顾客们试吃品尝。而竹筒里卖的是他伪装好的红薯粉。
一筒净整四十文,两百多筒卖完,不挣十两也有个八九两,就算去掉当初从她这里买藕粉的一百文,也稳赚不亏。
他卖热汤面一碗最多挣一两文钱,一天下来最多挣个几十文钱。
利用红薯粉滥竽充数这种做法,但凡上次买过的人拿回去一泡就会发现其中的猫腻。
所以这个老板应该是想挣完这一笔就收手,拿了银子再去下一个地方开卖。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