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科举制度与前明朝相似,分为三级:院试、乡试、会试。
院试又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次考试分别在县、府、州举行,就是所谓的九天六夜,每次考试都是三天两夜,每三年举行两次。
县试、府试通过者称为童生,童生才有资格参加院试,考中便是秀才。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称为廪生,廪生每月可获官府廪米六斗;名列第一名的称为案首。
乡试在各省或京城统一举行,每三年一次,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秀才有资格参加考试,考中为举人。
会试又分为会试和殿试,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第二年春天,通常是三月,故又称春闱。各省的举人都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
殿试在四月举行,由皇帝主持,地点设在奉天殿。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为同进士出身。
得知老师认可自己可以过院试三关,先取童生再考秀才了,贾琮大喜。
另一方面,来这世界上三个月了,贾琮也想去文华鼎盛、才子云集的江南看看。
话分两头,黄府外花园,宝玉如鹌鹑般垂着头跟在羞愤的贾政身后,这时北静王回过身来,对贾政道:
“令郎龙驹凤雏,非是小王唐突,将来宝玉定然‘雏凤清于老凤声’。”
贾政羞愧的陪笑道:“王爷谬赞。 犬子不好读书,方才让众人贻笑大方了,无地自容啊。”
水溶道:
“令郎资质上佳,想来老夫人,夫人等自然宠爱。但吾等后生,皆不可宠溺,以免荒废学业。 小王年少之时亦是如此。
宝玉若是在家中难以读书,不妨常来寒第。
小王虽不才,然,名仕、才子也时常在寒舍吟诗作赋,研读四书五经,宝玉常去会会,定然大有裨益。”
贾政忙躬身应了下来。
李宾之教导完贾琮,便领着众弟子来到了园子,老远便传来婉转的曲声,即使贾琮不懂戏曲也听的出这是唱的霸王别姬的故事。
黄子固忙迎老师一行人在上席坐下,贾琮见戏台上一袅袅娉娉女子正在抚琴清唱,莺声燕语,绵言细语,从师侄博远口中得知此女正是英奴。
一曲唱罢,台下众人喝彩,有不少人大喊再来一曲。只见英奴起身盈盈屈膝一拜,台下顿时安静下来,英奴袅袅娜娜行戏台前再行了个万福道:
“奴家听闻七郎来了府上,可否一见。”
众师兄听闻英奴要见七郎,都哄笑起来,旁人也跟着起哄,全场博远的声音最大。贾琮只好起身上前,拱手道:
“我便是七郎,不知姑娘有何见教?”
英奴见七郎竟是一身着儒衫的俊朗少年,说道:
“不想七郎如此年轻便谱曲《沧海一声笑》、《笑红尘》,奴家极爱这两曲,豪迈不羁,荡气回肠。可否请七郎为奴家谱曲一首,奴家愿以五十两黄金作为酬劳。”
说完看向台后,只见一丫鬟模样的女子端着一盘子走向前来,盘子上有五个黄灿灿的金元宝。
这年头虽然朝廷规定黄金与白银的兑换比例是一比十,但实际上黄金的购买力比这高不少,五十两黄金大概能兑换到六、七百两白银。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