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宝鸡工业区(1/2)
陇海线的尽头就是陕西的宝鸡,徐州出发前,马衡给西安行营的蒋鼎文打了通电话,没想到这人居然非常靠谱,火车一靠站,警卫、仓库都备好了。蒋鼎文还亲自到火车站来迎,一见到马衡,亲切握手:“一路辛苦了。陕西是大后方,又值新年,先安顿安顿。”
虽然春寒料峭,然而蒋鼎文这一接待,让故宫一行人的心安定了下来;朱茗也抽出时间来看着这个青铜器的故乡,殷商从这里起源。文物有警卫安排到宝鸡城隍庙、又加派了人手看护,朱茗他们的心也能安顿了下来。
他们被安排在一处离城隍庙很近的窑洞里,而王博他们早就带着他们的经书回自己的组织了。离别前,成颖问了句:“后面到哪里去找你们?”
王博答:“你们那位紫金山寺庙主持说,将经书交朱德书记保存。”说着,就跑了,来的路上仓促,走的时候,还是仓促。
在宝鸡的街头走走,居然发现这里很热闹,居然还有工厂;一位拿着牌子招工的人看见新人就跑了过来:“姑娘,做纺织工人吗?工厂每周工作5天,薪水定时发放。”说话的男人操着一口上海音。
朱茗嘴角一挽:“你是从上海撤退下来的?”
招工的男人也愣了一下:“俺就是从上海跟着咱厂部迁移过来的;姑娘,你是哪里来的?”
朱茗看了一眼男人胸前的铭牌:“百年纺织厂”,答:“北平来的。”
“呦,真的不容易,北平都沦陷了;不过,陕西是大后方,一时间日本人鞭长莫及;到这里来好好工作,资助前线。”招工的男人说。
也许是思乡了,朱茗问:“你想家吗?”
“想啊,老想了;不过,如委员长所说的,如今咱是战略撤退,后面咱能战略进攻;俺厂长千辛万苦迁出,就是为了不资敌。用他的话来说,万一留下来,被日本人管理,用来对付国军,这是晦气;所以,咱厂子是淞沪会战中冒着枪林弹雨连夜上火车的。”男人说着,有几分激动。
“这儿像你们这样的工厂多吗?”朱茗问。
“多着呢,当初鬼子来的时候,要不就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到宜昌去走水路;要不走陆路,到这儿来了。”男人说。
“那既然都差不多春节了,你们还赶工?”成颖也陪着朱茗在陕西的街头走走。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