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这日沈雨醉总算知道沈爹为什么要让她帮忙做煲仔饭了。
事儿还得从沈小郎死后沈家暴富说起。
当时沈雨醉和哑娘一个重伤一个重病,家中其他人的状态也不甚良好。
在家里不缺银子又需要照顾家人的情况下,沈爹着实没有带着沈大郎到镇上苦哈哈给人做苦力只为了十几文钱的必要。
但在家闲坐着也不是办法啊,于是沈爹突发奇想的决定开始读书。
沈爹在来到小河村之前是读过几年书的,后来到了胡家也经常偷偷捡侄儿胡俊闲置的书看,基础其实是有的。
之后沈爹就认识了他的授业恩师何先生。
何先生是个双腿残疾的中年男子,年纪与沈爹差不了多少,刚在镇上开了一家私塾,收了七八个小弟子教着。
沈爹没有时间日日到镇上读书,何先生也不勉强,隔一段时间就给沈爹开一个书单让他回家自己读。
没成想就这么一个敢教一个敢学,去年沈爹真考上童生了。
当时沈雨醉都惊呆了,士农工商,在这时代家里有个读书人确实是好事。
但读书科举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沈雨醉都想好了,家里不缺银子,沈大郎虽然已经过了开蒙的年纪,努努力没准还是能考上秀才的吧。
结果倒好,压根用不上沈大郎,人到中年的沈爹随便读了读——考上了。
这不由得让她怀疑是不是古人夸大了科举的难度,不过当她看到沈爹那一摞完全读不通的书本时,果断抛弃了这个想法。
反正不管怎么说,沈爹就是考上了,并且决定开了春参加县试,这不‘送礼’来了。
“学生知道先生不愿收弟子的礼,不过这些都是学生从村子里的跟村民换的山货,花不了多少东西,却也是弟子的心意。
另外就是这个,是小女琢磨出来的吃法。
学生听家中的仆从说先生吃饭时常没个准点,这饭吃起来热乎,做起来也不难,先生尝尝喜欢不喜欢。”
材料都是准备好的,连米都提前泡好了拿着,何先生也便没拒绝。
沈雨醉跟着厨娘往厨房走,想着赶紧做完了还得去找哑娘和沈大郎他们。
今日是上元节,镇上有灯会和夜市,是一年中难得的热闹日子。
沈爹不仅自己来了,还带了全家一起来热闹一下。
不过他作为学生拜访先生可以,但要是带着一大家子七八口一起来就十分不礼貌,只能暂且将哑娘他们安排在了客栈小憩。
何先生家的厨娘是个十分手巧的大婶,沈雨醉只需在一旁稍作提点便能熟练上手,压根用不着亲自动手。
关键人家还能举一反三,她做了香菇排骨的煲仔饭,大婶立刻提出可以做腊肠的牛肉的,还能做全素什锦的。
说是何先生身体虚,吃太多肉食不好,素食反而更适合他。
沈雨醉也没藏私,详细的告诉她怎么做才能起胡巴,料汁怎么调配,火候又要如何控制。
等一锅热腾腾的煲仔饭出锅,大婶基本已经掌握了此项技能。
“嗯,是不错,焦香酥脆,肉质软烂,还能从始至终保持热气,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见何先生对煲仔饭颇为满意,沈爹自然高兴,
“先生喜欢就好,醉醉已经把做法详细告知了厨下的大姐,若是还有不明白的,先生再找学生便是。”
沈爹送礼物这情商就很高了,不送金不送银,糕点糖果这些普通的也不送,专门送个方子,可不是每次吃都能想的起来。
正说话呢,门外忽的响起两道脚步,屋里人不由自主的看过去。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