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托梦示警(1/2)
杜宜琬前世曾听阿兄说过,张贺、庞证于湖、阳二州起兵作乱,因恰逢山南道洪灾泛滥哀鸿遍野,两人顷刻间便拉起近三万兵马席卷了山南东道五州后还进一步向淮南道进犯。时任淮州折冲府果毅都尉的大伯父在折冲都尉战死后联络周围各州折冲府兵马合力抗贼,阻挡了张、庞叛兵的步伐。
淮州紧邻明州,明州乃大魏中兴之帝魏昭帝龙兴之处,无论如何也不能丢。魏成帝即可命令淮南道观察使蒋庭任平叛将军,负责征讨贼逆,并调神策左军五千人南下。自己的父亲便在神策左军中任校尉,听闻兄长有难,便自请随军南下。
大伯父与阿耶具是军门世家出身,几次恶战后便显现出高于其他兵将的指挥素养。蒋庭一介文官,并不熟知兵事,因此在接连损兵折将的情况下,对守住了淮州的大伯父与战场杀敌勇猛的阿耶十分看重,竟破格让大伯父独领一部与神策军合兵一处攻敌右翼。
大伯父一部势如破竹,一直攻到舒州江口县城下,城破后,叛军弃城逃往大柏山。阿耶气盛,不顾大伯父的劝阻,带兵攻上大柏山,却中了叛军诱敌之计,被困在半山拗处,上不得下不得。大伯父带人来救,叛军围点打援。因叛军占了地利之故,大伯父折损了不少人马,几经奋战,才打开了缺口,让阿耶一部得以脱困退回江口县。只是大伯父却在乱战中被流矢射中要害,拖延了两天便伤口崩裂而亡。
大伯父死后,阿耶悲痛悔恨不已。正巧听闻大伯父病亡的叛军欲趁势猛攻夺回江口县,阿耶率哀兵抗敌反而大破叛军。从此气势如虹,不过一月便连克三州,并与左路兵马一齐荡平阳、湖两州的剩余叛军。
大伯父战死,祖父大病了一场,自忖时日无多,待阿耶大胜归来,祖父为了保住县公的爵位不被降等,为了保住杜家在军中的地位,居然要直接将爵位传给阿耶。
阿耶是嫡次子,本就对承爵无意,况且大伯父已有子嗣。大兄身为长子嫡孙,在宗法上比阿耶更有优势。更何况大伯父与阿耶兄弟情重,更是为救阿耶而死,阿耶也打从心底不愿意抢夺侄儿的爵位。奈何那时祖父迷了心窍,任谁都无法劝说,上了陈情折子不说,还请昭仪娘娘帮忙关说袭爵不降等之事。
当初大伯父阵亡的消息传来时,大伯娘与侍妾秋霜双双受惊难产,秋霜生下的庶子落地就没了气,大伯娘挣命生下的女儿虽然当时活了下来,却因为秋霜心生妒恨趁人不备害死了。因为这件事,大伯娘迁怒他们二房本就心怀怨恨,而祖父的所作所为,更是让大伯娘寒透了心,从此视他们二房如仇雠一般,连带着大兄也与他们疏远起来,为后来大兄受人利用害得杜氏满门家破播下了种子。
然而祖父的牺牲并没有换来他想要的。
自古圣意难测,祖父的举动引起了圣人的忌惮,虽下旨允了祖父所请,却依旧降了爵位等级,阿耶成了永定县侯。不但如此,圣人还明升暗降将阿耶调出军队,虚封了个正四品下的壮武将军,从此再无半点实权。连宫里的昭仪娘娘也受到牵连,因小错贬为婕妤。
祖父追悔莫及大病一场,熬了一年就故去了,至此,大魏朝中兴功臣杜氏一门开始没落。
后来阿耶贬谪,他们一家迁往云州凉城县,她便听阿耶与母亲感慨:杜氏之祸,起于承爵。所以在她心中,这个永定县开国县公的爵位,非但不是荣耀反而是他们杜家满门的催命符。
如今能有机会重来,杜宜琬下定决心要阻止往事重演,因此在面对祖父的询问时,杜宜琬将战场之事描述的十分详细,时间地名都极尽准确。
听着孙女讲述梦境,杜绍越听越惊,越听越信,到最后已是汗透重衣。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