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低调应对(1/2)
洛京城中的官宦勋贵圈稍微有点脑子的都知道昌宁县公卢允是个不靠谱的,但是大家却都羡慕他会生,先后两个儿子都是青年才俊。
长子卢卓卿,年少成名,风姿清朗,为人耿介却不狷狂,晓畅经史,尤擅律令。假以时日,未必不是宰辅之才。
次子卢仲卿虽然出身差一点,但才学却不输长兄。而且其为人谦逊亲和,处事圆润又不失方寸,在洛京城中交友甚广,颇有几分人脉。
大概就是因为卢仲卿的优秀,段氏刘氏等人才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不过话说回来,卢允的态度暧昧,又何尝不是加剧继妻野心的催化剂。
譬如这回,刘氏安分守己了些日子,见卢允的气消了些,便使人在市井散布消息,说卢家二郎这回巡视河工,颇得工部侍郎赏识,只待归来,便要为其请功。
果不其然,卢允听了这些消息,便琢磨着要把段氏放出来,以免给卢仲卿招黑。
心有所思,言行间自然会带出几分。刘氏得到下人的回报,心中暗喜,觉得只要夫君归来,必能叫卢允转了心思,一举扳倒老大一家。只是吧,卢仲卿归期未定,卢家却迎来了张家一行人。
杜宜琬知道张家人来洛京的消息,还是从来李家女眷口中得知。自半月前,前线大捷的消息由鸿翎快使传入京中,魏成帝大喜之余降下赏赐,杜绍便以生病为由闭门谢客。
开玩笑,杜绍在朝堂沙场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哪里还不清楚现在这位君上最爱猜疑。他杜家两个儿子领兵在外,他若是再张扬些,圣人能给杜家好果子吃才怪。别看现在说什么朕之肱骨,也别看宫中传什么杜昭仪要进位德妃,这位圣人的心眼小着呢。
于是乎,魏成帝赏赐的两家形成鲜明的对比,平叛将军蒋庭家每日门庭若市宾客盈门,永定县公杜府却清冷如昔,连宫中的杜昭仪都遵章守则不见半分逾矩之处。
有人笑杜家胆小,但明眼人都知道,杜家这才是聪明人,而蒋庭的官运怕是到头了。
趁着这段时间,朱氏开始要求杜宜琬练字。大魏朝打从开国就书法之风盛起,上至皇家下到黎民,无不喜欢以字评人。无论是志在士宦的男子,还是画眉闺阁的女子,有一手好字,世人都要多几分宽容。
杜绍的妻子柳氏和朱氏的母亲,俱出身越州虞氏,前朝书法大家虞伯远是其先祖。
虞氏一门,家学渊源,无论男女,都能写得一笔好字。柳氏和朱氏幼承庭训,不但自己能写,她们嫁妆中虞家先贤的手迹和众多名家字帖拓片,更是叫人艳羡眼红。当年朱氏是在虞家和杜家的帮助下,才能从继母的手中要回自己的嫁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